Q 胜记略
Introduction
本文基本上保持原稿,仅有极个别错字删改。
Original Text
初看觉得懂了,再看又不懂了。忽得捏不准记叙的是喜还是悲,表达的是褒还是贬。总觉得在那个世间,有点“得胜”的本领是有必要的,但又觉得在批判,所以我自己并不知写什么才好。
文中说阿Q没什么“行状”,既如此,那我便给他捏个形状:阿Q是有自尊心的,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做工做得来,赌博也是可以的。只可怜于自身没有什么硬实力,脊梁又太软,被打几下,就连自己是虫豸也说得来的。不论什么方法,阿Q得胜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合理化”。只要把自己看得足够弱,或把对面看得足够轻,那一切都是合理的。既然是合理的,那就怪不到自己身上,顶多是怪世道沧桑罢了。你说这有道理么?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因为世界本身太不合理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物非要提; 一言不慎就动手开打。就连赌赢了也不遵守规矩,自导自演地抢走了……世界不合理,可人又是要合理性的,所以只得在不合理的世界中编造合理的理由,才能正常地生活下去。不然正像文中所说,阿Q早就遭了瘟,哪儿还有后来呢?
不止是阿Q,在这个世界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得胜技巧。先前的庄家————说过了,你赢钱没事,我再抢回来就行;又癞又胡的王癞胡,平日里肯定也是被大家笑话的角色,你看他不还是找准机会暴揍了阿Q一顿么;处处受人嫌的小尼姑,若是没有排解的法子,早就被淹死在乡里乡亲的唾沫中与笑声中了。我半睡不醒地写了两大页,现在才终于找到些许明白:阿Q之类,无非是一个小的缩影罢了。谁是阿Q与行状,又不重要。但一群人的行为不是孤立没有原因的,反映的最后,就是这个吃人的社会。
你觉得阿Q可怜,那其实大家也都很可怜;你觉得阿Q可恨,那其实大家也都挺可恨。一群人病了,病因便不在人。我写到最后终于明白了鲁迅先生所写的,感叹先生文章之传神,同时也感叹我总算没有浪费时光。
Postscript
其实这篇是上周的一次语文作业。说来惭愧,我长这么大没有完整地看过《阿Q正传》,所以在写之前也只不过是看了语文书里面的一点点内容而已。那天撰写此篇时,因为脑袋空空,犯困得紧。还好最后总算是憋出一些东西,所以也还算是满意交差。
只是后面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阿Q正传》的电影,越看越觉得我之前写得胡乱。总觉得不是这样,但是还是说不清。更令人惊奇的是,本以为就这样了,老师还把这篇当作好文展了出来——有了这层认同,我想这篇总还是有点内容。但到最后还是理不清,仅作抛砖引玉之计,希望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