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

" 意识到会不说再见地离别,才学会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

-- views
Reading Time
9 min
Based on average reading speed
Word Count
2,407
2,371 Chinese + 36 English

Para 1

正月初六,我犯了一个原则性问题,把我的生活抛给了一个不可名状的未知数中。虽然它使我的生命分崩离析的概率小到比周围空气爆炸的概率还荒谬,但正像从0到1的“突破”,有这种概率的出现已使我惶惶不可终日了。直到现在,那个未知数还不能被确定……在这每天的思想斗争中,我突然再一次地觉得我的生命,与我所珍视的一切是那么脆弱。我所努力拥有或幸运遇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因为我的一个错误而全部爆掉。那可怕的玩意压着我的头,让我跪在地上承认我的错误我的罪,让我不得不珍惜这不确定的每一天。

类似可能随地断线的事情我经过很多次,但哪一次都没有像这一次一样漫长且煎熬。那一回吧,和父亲去爬一座山,山的路径是石头砌好的,是和尚化缘修来的。对于那时的我,无非只相当于爬爬楼梯,哪儿是真去爬山呢?我自然的而然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把父亲甩在后头。也就是那之后,父亲逢人就说:这小家伙体力好得很,是领头羊呢——每次他这般胡诹的时候,我老早在上边催促了。

又是很自然的,到了山顶。这山不是一座三角锥,而仿佛是从平地上突兀升起的一整块,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站在边上,就有一种不自觉想下跳的趋势。没有了往上的石阶,我说,原路回去吧。父亲却瞄见了前方的道路,怂恿我从那里下山去。显然,那不是属于景区的一条路。与所有景区横竖交叉出来的小路一样,它没有石砌的台阶,有的是黄黄的、被踩实了的土地与四周的杂草。多好的探险呐,父亲推着我。我只知父命不可违,也就去了。

自然的,先前领队的我成了探路的先锋,像只真正的领头羊在石矶间跳跃。这确实是一条下山的路,但也只是向下,全然不知通往何方。土地是实的没错,可上面还有一层沙,踩上去,也就是沙沙、沙沙——沙沙地滑落下去。踩在石头上尚且还好,可一切都太突然了,我右脚一迈,就踩到了一层沙上。又是斜坡,待我意识到时,我的右腿已经被拖拽着走了,幸好人小,两脚大开步时还可以勉强站住。可这样两手挥舞的样子,怎么停得下来?前方是一块突出的巨石和绿葱葱的远景,左边有一棵孤零零的树。大脑还没有思考,整个人就趴在了那小树上。幸好就几秒钟,速度还不快。我死命拽着树不撒手,人望前的石头一探,才发现什么都没了——远景遥不可及,低头便是绝壁。

但当时的我没什么感觉,肾上腺素还没反应过来,就又回到了正确道路上。要说有点变化的,可能就只是多了一些尘土,手没放开过树木而已。父亲趁这功夫终于赶了上来,看见我抓着树干,笑嘻嘻的说我怎么被这难住了。盯着他轻松的样子,我一时竟忘了告诉他我差点就掉下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想着,为什么爸爸完全不怕会滑倒呢?看了看一旁的小树,我觉得它可撑不住。

到了山下的一户村子里,已是离开景区很远了。山凹凹里没再多岔路,只得沿出村的马路走着。说是马路,其实和下山路差不太多。人已经乏了,但想到之前的事,再走走吧,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Para 2

也就是那个暑假,我的一位同学离开了。我想她总是没抓住什么东西,不然也不至于呜呜淹死在江水中了。但是我不知道她到底应该抓住些什么,我只知道那天她是一个人从同学家走回来的,走到两村街的小桥上,兀得没了身影。是失足了?还是情愿放弃一切的纵身一跃?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父母在她定位信号消失的地方打捞了四天三夜,最后才捞上来一具浮肿的尸体。家委会在班级群里收集善款,有同学质疑:为什么不是他的父母来收?越说越难听……作为班长的我因为管理不当被老师训了一顿。除了少了一个在操场边上独自坐着、若有所思的同学之外,这可能是对我唯二的影响。

死人,总是会有的,但我不想讲死。小时候想不通,现在觉得乏味了。那后来倒在我班级面前的、倒在血泊中的尸体,即使在当天被吓得不轻,没几天也就忘却了。就连寝室里回去要登记,我也觉得是很正常的事。前几年不登记人员的散漫态度,在我眼里才是不正常的存在。

Para 3

小时候,不知道水循环,老师就把水比作一个个水宝宝:它们从大海上出发,攒着一股劲儿,乌泱泱的爬到空中,循着气流飘到了中国大地上空。它们有的钻进干涸的土地里,哺育出美丽的花朵;有的扑进长江母亲的怀抱,成了一朵奔涌的浪花;还有的则化作雪花,落在皑皑的喜马拉雅之巅——或化甘泉、或成冰原,等待人们的发现。我傻傻的望着,望着在水壶里没有半点声响的一块水。我想,这些水宝宝见到我之前,经历了什么呢?如果有一部纪录片可以记录水的一生,那该有有多酷啊!那时候很喜欢看纪录片,我想人们既然可以拍出诸如《动物世界》、《地球脉动》等片子,那么拍一个水宝宝的纪录片,想来也不过分。

可是除了一身顽皮的小孩子以外,谁还会去关注它们呢。况且拍摄难度太大,用动画模拟一下已经是大发慈悲了。只是这样它们就并不是真的存在我水杯里的一滴水,所以我的愿望,很快就从务实的纪录片,转成可以回溯事物经历的超能力了。

Para 4

清明,又爬山。“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是假的。雨水把地面浇得湿漉漉的,这次我没再跑在前头,等着父亲慢吞吞的上来,然后抓着他的手说:“你带着我走吧,我怕滑。”父亲还是和之前一样,稳稳当当的,一步一个泥泞。每一顿,都好像把脚扎根在了土地里。

Para 5

我住在一座小城里,很宁静的小城,和书本上说的一模一样。

我很享受这里,觉得外面的人很疯狂,理解不来,但又笃信那是潮流。在宁静的小城里呆着,时常觉得很孤僻。我跳到云上,但还是向往宁静,还是住在小城里。

有人对我说:“我要去地狱里燃烧了。”我是看不得有人去死的,因为看得太多了,那些东西也到底挥之不去……想着祂总得抓住点什么,可我毕竟在云上,即使跳出城外,也找不到方向去寻那一双手。幸好云上大家都是善良的吧,我的身影早已被乌泱泱的队伍盖得没了影。想跟上,却发现是原地转圈,最后也没有人找到祂。直到第二天传来一句:“没事儿了,昨天药效太猛没跳下去,昏了。”

疯狂的人还活在世上,并且活得并不像他们所说的一样——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毕竟我到现在还没有受到过这种乌泱泱的待遇。

可小城里的人,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没能跟上队伍的我,最终还是要降落的。没地方去,只得落到原本的小城里——和书本上说的,大相径庭。

Para 6

上学了。回家的路上,我低着头说了一堆。我说我以后不能再这么暴躁了,我要改。父亲笑嘻嘻的说:“你暴躁吗?我没感觉到啊。”唉唉,我老是不耐烦的样子,你忘了吗?我说,我现在十分珍惜每一天,因为也许何时就不说再见的结束了,能活到现在也是一个奇迹——他好像在专心开车,所以没有搭理我。

你不觉得我说这些很奇怪吗?我没忍住,问了一句。“不奇怪啊,这说明你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孩子,不再只是听从老师的教诲、一板一眼的考虑书本上的问题。你会思考人、会思考社会,说明你变得成熟了,这很正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