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考伯
原文
狄更斯笔下的世界是一个谦卑的市民世界,一个心满意足的英国,是众多生活可能性中狭小的一部分。如此贫困的世界只有通过强烈的感情,才能变得富有起来。1
初读《大卫·科波菲尔》时,我对文中的米考伯一家厌恶透了, 明明生活如此艰难却还要爱慕虚荣的米考伯夫妇简直令我作呕。他们卖掉了家具,当掉了餐具,只为吃上一顿炸羊排、喝上一口热麦酒,甚至最后进了监狱,仍是一幅“贪图享乐”的样子,丝毫不悔过。于是我理所应当的认为这只不是篇批评现实的小说,主人公大卫最后的光芒也被遮盖罢了。可事实证明我完全想错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善良恰恰体现在米考伯夫妇身上,大卫也并不是这一个片段的主角。
我想我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一切的根源:我忽略了“文雅”与“亲密”,忽略了“依然相信”与“毫不怀疑”;我忽略了“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 忽略了“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从小人物中表现的”谦卑的市民世界”,而将它们无一例外地归于小说批评家所常用的“反讽”的手法上。以至于等到上了这篇课文后,我才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一段来。
“体现了面对生活困境积极乐观的态度,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下这答案,我真心怀疑我拿错了答案——如果说米考伯主义都算积极向上的话,什么虚伪也就应该不存在了。但我必须改变这种观点, 必须认识到好的方面——对于米考伯一家来说——我总得这样做,不管是从认识还是从成绩方面来说。
如果我坚信他们所说的一切属实,就像大卫“依然相信”与“毫不怀疑”一样,事情会变得好办得多。相信“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也许卖掉资产比它们留在房里发臭要有用得多、也许住在监狱比住在家里要舒服得多——前提是“我相信”。
如果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一切的根源,那么“相信”与否就是偏见的根源。换而言之,如果我太过于注重人的力量而忽视客观事实,自然会认为他们虚伪、贪图享乐。正因为我不承认困难生活的前提,我才会觉得所谓”乐观的态度”是错误的。
我怀疑,怀疑是否将怀疑变成了一种习惯————我怀疑这是相当严重的一件事。不对事件加以肯定而仅仅只是怀疑,很容易被主观偏见带偏而得到一个完全虚无的结果并且深信不疑。可以看到,我在第一次读这篇小说时,唯一肯定的人物是大卫,而对议论的米考伯夫妇则是完全地归谬。太荒唐了……我现在不用怀疑了,我若以后仍是这种思维模式,除了自嗨毫无意义可言。
当然,辩证来说,倒也不能立马全部否定我之前的思维模式。只是现在再静下心来想想,肯定背景,米考伯夫妇虽然负债累累,生活不顺,但当米考伯先生面对一个陌生的儿童,“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主动为“我”领路,给予身处陌生城市的“我”以善意时,当米考伯太太面对借宿男孩掏出的两三先令,“吻了吻我”,定要“我”把钱放回口袋时,我想这便是狄更斯想要构筑的“一个谦卑的市民世界”:哪怕爱慕虚荣的人,都有他的善良所在。
原文(图片)
Footnotes
摘自语文作业本第五十页第六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