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随笔——在笔随心动背后,我们所缺乏的是什么?

作文与随笔——在笔随心动背后,我们所缺乏的是什么?

Sun Sep 15 2024
4 分钟

前言#

博主欲写一篇文章,结果写了堆删除线。痛定思痛,深刻反省,遂成此篇水货。

原文#

我这人爱写随笔,当然也自认为擅长写随笔。可前几天我却碰了钉子:在获得灵感之后,我却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当面说或许也不赖,写到纸面上就难了。我试图将前因后果解释清楚,可惜几匹白纸全然承受不住如此原始的力量。失败、重来,再一次失败。我不禁想,笔随心动的技巧,为何突然不行了呢?计……呃,我想我总是忽略了一点,忽略了本应与随笔“同级”的作文。作文,作文有何不同呢?

不知大家看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没有。本身我便不大关心,又听得什么 AI 之类的字眼、“偏向城里的学生”等流言,自然更是不曾浏览过。只是今天语文课讲了,不得不拉出来看看“无心作文”的洋相。说来可笑,洋相不曾见着一点,倒是全然照出自己的丑貌,吓得我赶忙打开这本子,以在最后补救些许。

为什么我把作文与随笔分得很开?因为不愿随笔的“随”被作文的“作”所禁锢。那时我义愤填膺地写下这句话,老师却评价:两者应和谐统一。我那时不懂,以至于留下隐患———只是那时我没发现,只是现在有些严重。

“笔随心动”看似优美,实则犯了大忌,忘记了书面语与口头表达的区别。嘴巴不思考随心一张一合,人们说你是“出口成章”。但此“章”非彼章,写字不动脑就任其恣意妄为,即应被贬为“幼稚”。“幼稚”并非是全坏的,它可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真实与亲切、感到舒适,进而幸福。但我们不能忽略它在根本上的问题,那就是幼稚的文本无法构建一个完整清晰的说理逻辑,也就无法写出各种需要明确陈述观点的文章——口头表达往往大长以至于难以凸出重心。

我写不出那篇文章,因为我幼稚的、平铺直叙的语言无法支撑出一个良好的观点;我讨厌作文喜爱随笔,正因为我缺乏准确有用的语言勾勒条条框框,而蜗居于自己的舒适圈中。重看高考作文,重点是 AI 吗?不是,重点在于“问题”。如何剖析“问题”避 免将其狭隘地归为“诈骗”“麻烦”之类,正是语文所考察的。只是很多人,或我,习惯于潦草地阅读而不加以思考,才将此题荒谬地归为“偏心”。

在笔随心动的背后,我们所缺乏的是什么?也许我们还小,只能写出幼稚的文字。 也许我们大了,仍想回到小时候去。收手吧,华丽的词藻,一切已在不言中,

原文(图片)#

已死的神圣殿堂#

前言【旧】#

撰写这篇文章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居然没办法一下子完成它。

前后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当场改变的,如何叙述原因就成了一个难题——至少我不能直接略过第一部分。

如何引出题目也是个难题,这总是太突兀了——开始写了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考虑周到,毕竟才一天,时间还是太少。

补充信息【旧】#

博主本来想在学校里面写好回来打的,结果写了一堆废稿(

作文与随笔#

作文可以翻译为 “essay”,而随笔则可以翻译为 “informal essay”“prose”

  • Essay 通常指比较正式、有结构性的文章,像学校里的作文、议论文等。
  • Informal essayprose 则更加随意,表达个人观点、感受。